挪威漁業 用鑽油技術養魚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623645.shtml

挪威養殖漁業為滿足全球需求,正嘗試取法海上鑽油技術來興建養殖平台,希望解決傳統養殖技術的疾病及汙染問題,以擴大產量。在全球糧食需求攀升之際,養殖公司正投資在研發新式養殖技術,其中,位於挪威的世界鮭魚養殖龍頭SalMar,將在2016年推出一座造價不斐且大體上未經測試的「海上養殖平台」,由一位資深石油業主管設計。半沉在水下的海上養殖平台重5,600噸,高220英呎,下錨地點遠離陸地,以利海水在養殖魚群之間自由流動。此外,這些平台也會裝配用於驅逐鯊魚的網子。這項新式養殖技術,靈感來自在鑽油業相當常見的海上鑽油平台。SalMar平台設計師米雷伯(Gunnar Myreboe)曾長期任職於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他說:「我們必須嘗試這類的創意,否則養殖漁業將無法繼續成長。」

 

養殖漁業近數十年的成長速度超越捕漁業,而挪威則躍居養殖魚第二大出口國,僅次於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養殖漁業產量在1980年至2010年暴增11倍至6,000萬噸,包括養殖漁業及捕撈漁業漁業貿易額,則從2004年的715億美元成長至2010年的2,175億美元。然而,現有養殖技術卻不利於SalMar等養殖公司進一步擴大產量。挪威傳統養殖魚場通常位於峽灣或接近海岸,使用魚網圈養數十萬條魚,但因水流循環不如開放海域,因此容易產生魚病及汙染等問題,促使政府限制養殖魚場規模。

 

SalMar共同創辦人魏佐(Gustav Witzoe)估計,第一個養殖平台造價可能高達數億美元,目前正在尋找合作船廠。他表示,新計畫的關鍵之一是,能否符合挪威政府永續發展計畫補助的綠色標準。挪威政府官員曾表示,希望幫助鮭魚養殖業繼續擴張,研究人員也宣稱,挪威2050年鮭魚產量將擴增為目前的六倍。



感想:

看到本篇新聞筆者就想起了4/19(六)「老謝看世界」中先探主筆黃啟乙談論「雲林考察團」。

雖然同窗water一直認為蘇阿姨治縣無力,雲林一直是老樣子,

不過從節目的介紹更證明筆者之前對蘇阿姨的看法--其農業首都策略已經出現了一定的成效。

 

既然是農業首都,當然不能從天龍國、大都市的觀點來看,

既然是農業重點縣市,你當然看不到滿街的7-11,取而代之的是你會聞到肥料、排泄物的臭味;

你也看不到比鄰的高樓大廈,你看到的會是像保力達b廣告中的「一窟一窟」的漁塭。

如果你用人潮和商店來定義繁榮,那雲林肯定不及格。

但從節目的介紹(當然以前雜誌就報過很多外銷英雄),你就知道雲林旺盛的生命力不能侷限眼前所見。

如同人民對政府gdp、國民生產毛額的數字已經麻木。

其實魔鬼藏在細節,或許你經過的農田,拐個彎進去就是農產品外銷大戶;

或許平淡無奇的鐵皮莊園,就是那些具有創意的二三代接班人的夢想基地,

你可以唱衰,你也可以質疑,但是你不能輕忽它們目前已擁有的成就,

雲林,不是只有黑道和宗教台客而已。

也請你不要把記憶停留在蘇阿姨震怒一次可以拿十億。

雲林比你我想像的更有強盛。

 

對於這種創新發展的農漁業,對自然、生態有無影響?

筆者不是專家無法斷定是好是壞,

只好三五年後再來看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