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在很短的時間裡5次改革貨幣制度,另外造了28種貨幣,甚至龜殼、貝殼和布也都成了貨幣。p175

 

感想:古今中外搞貨幣制度的下場通常都不太好,緊接而來的通常都是混亂。

 

朱元璋頒布了空前嚴厲的反貪法令,任何官員貪污60兩銀子以上者,殺無赦。他還讓縣衙一級的官府機構設置一個土地祠,那裡是用來剝人皮,開殺的貪官污吏會在土地祠裡極刑伺候,把皮剝下來,塞上到草,作成恐怖的稻草人掛在座位旁邊。p180

 

感想:這讓筆者想到周星馳鹿鼎記去抄鰲拜家跟多隆講明朝剝皮法的橋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8TSoidPdyY(1:14左右開始)

 

 

西元14-17世紀,當時全世界可能有一半的黃金產自西非,1324年,馬利帝國的皇帝前往麥加朝覲,帶著大量黃金在開羅等地大肆揮霍,導致當地黃金嚴重貶值,通貨膨脹持續了幾十年,此事轟動了當時的世界。p199

 

感想:這裡作者認為鄭和下西洋有個目的是為了尋找非洲的黃金(解決國內的通膨?)

 

(英國東印度公司書記官發現新加坡有大型城堡的遺跡,但當地土著並無能力興建)經過考查英國人才明白,這些城堡是海外華商自宋朝以來,興建的海外基地,然而鄭和船隊到達東南亞後聯手當地穆斯林商人,一起攻打這些海外華商的基地,消滅許多華商勢力。鄭和船隊官方說法是,這些海外的中國人都是天朝的逃犯和壞人,所以該殺。p204

唐太宗派出侯君集和李靖不惜代價攻打絲綢之路上的高昌國,不為別的就因為這幫商人搶了朝廷的生意。(唐朝民間商人自己設立貿易點,將絲綢賣給西方商人發大財,讓唐太宗不爽)p205

這就是古代中國的經營邏輯,歷代都試圖壟斷最有利潤的那些經濟部門、依靠利潤來維持自己的統治,而不是放手讓民間去經營,任何非官辦背景的商業集團的出現,對於皇帝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p205

 

感想:這讓筆者想到被米國大力封殺的華為,集權國家有搞頭的就是國家隊。

 

鄭芝龍是明末最據實力的海盜之王,後來主動接受招安當了個福建總兵,打著官方的旗號,收編其他海盜集團......只有福建地區兵強餉足,這都是鄭芝龍的功勞。......1633年荷蘭為了爭奪與日本貿易權,突襲鄭芝龍的船隊,讓鄭芝龍損失20多艘傳,一個月後鄭芝龍集結上百艘戰船,在福建附近海域與荷蘭正面交鋒,荷蘭大敗而逃,一度放棄了在海洋上與鄭氏艦隊直接對抗的念頭。p224

鄭氏船隊能夠東洋人西洋人通吃,本質上還是得益於成功的海外貿易,根據估算鄭成功掌管鄭氏船隊期間,每年可以從貿易中獲利200萬道300萬兩白銀,這個年收入就是和明末清初的朝廷相比也豪不遜色。p225

 

感想:1.真正的厲害的都是黑白通吃,這讓筆者想起雷洛傳。2.當海盜果然是暴利,難怪人人都想當海賊王。

 

鄭和手下曾經寫作一本《瀛涯勝覽》,裡面談道:「爪哇國通用中國歷代銅錢,舊港國亦使用中國銅錢,錫蘭國尤喜中國銅錢,每將珠寶換易。」這段記載說明,當時中國的銅錢在海外許多國家大量流通。p235

日本考古學家曾對日本48處挖掘出銅錢的遺址進行分析,發現的55萬枚銅錢幾乎都來自中國,東南亞、至肯亞都曾經出土過明朝的永樂通寶銅錢。......比如明朝中期,中國境內一兩白銀可換700-800文銅錢,當時在日本一兩白銀只能換250文銅錢,數倍的利潤足以驅使一些人走私銅錢和銅料出國,甚至更簡單,拿著銅錢到國外去兌換成白銀,然後拿著白銀回國兌換更多的銅錢。...這種手法與今天世界上的炒匯非常類似。p236

 

感想:書中談到中國銅礦少(?),宋朝開始就有銅錢缺少的問題。如果金屬不足,亂印紙鈔就會通膨,通膨最後的結局往往會走向革命起義。

 

16世紀70年代,每年駛往呂宋島馬尼拉的中國商船約十幾艘,到了80年代,每年約有20艘,90年代增加到每年30艘,17世紀初更是達到了每年40-50艘,最多拿60多艘。p241

1603年10月初,西班牙殖民者決定先下手為強,在當地土著和一批日本雇傭軍的支援下,對當地華人展開大屠殺,兩萬多華人在大屠殺中遇難,這次事件嚴重影響了大帆船貿易,對於明朝來說,意味著白銀的輸入減少了。但1639年旅居馬尼拉的中國傷人為了反抗重稅而與西班牙殖民者再起衝突,結果再次遭到大屠殺。p243

 

感想:

西班牙殖民者的故事又讓筆者想起南美洲可憐的國王。大意是「西班牙征服者掠奪完南美洲某國的黃金之後,勸準備行刑的國王改信基督教,死後可以上天堂,酋長就問西班牙士兵,他們是不是死後也會上天堂?士兵就回答都是上帝子民,死後都是上天堂。酋長聽了就說不要改信基督教,因為他死後不想再見到西班牙人。」

 

錢荒再次降臨明朝頭上(崇禎),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明朝正在與東北崛起的後金殊死搏殺,急需大量的軍費,另一方面是稅收依然沿襲了萬曆一條鞭法,讓民眾用貨幣納稅。可是原本白銀滾滾而來的溫和通貨膨脹局面已經改變了,現在是白銀輸入大幅度減少,國內出現嚴重的通貨緊縮局面,在施行一條鞭法就釀成了大禍。......在呂宋島的白銀供應銳減後,明朝境內的銅錢對白銀的比率也劇烈波動起來,1630年一貫銅錢可以兌換0.57兩白銀,到了1640年,一貫銅錢就只能換0.28白銀。P244

在兵臨城下的關頭,只要手頭還有銀子,任何一各有基本常識的人做皇帝,都會拿出來犒賞三軍,鼓舞士氣禦敵。明朝壽終正寢的那一年,拖欠的軍餉累積起來已經高達幾百萬兩銀子,當時從南方運來的稅款,只有區區幾萬兩。崇禎絕對不是一個吝嗇的皇帝,它執政期間勵精圖治,連生病了都不敢隨便休假。p246

 

感想:

1.有時候你再怎麼英明,接到爛攤子也是無力回天。

2.讓也讓筆者想起苗栗縣長 徐耀昌 上任的時候,抱怨前任留了一屁股債。不過現在苗栗也還好好的。反正債留子孫,很多問題下一任再說。

 

嘉慶在位期間,基本上是在平息各地起義中度過的,單是軍費開銷就天文數字,所以嘉慶縱然繼位的時候不窮,到後來也窮的叮噹響了。根據統計,嘉慶元年國庫存銀還有5000多萬兩,8年之後就銳減到不足2000萬兩。p253

 

感想:乾隆和漢武帝差不多,好大喜功完,後人就準備接爛攤子了。

 

法國耶穌教會傳教士殷弘緒來到中國才真正了解中國瓷器的重要奧秘。它發現歐洲人之前訪視中國瓷器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只知道用瓷土而沒有添加高嶺土。......直到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才整握硬質陶瓷的基本方法,也才了解了製造陶瓷需要的原料是什麼。......1738年韋奇伍德陶瓷廠80%的產品出口歐洲各國。1792年,也就是乾隆57年,東印度公司停止購買中國瓷器。p261-262

清朝人覺得這個國家的國旗實在花里胡哨,一堆星星和線條,於是把這個國家叫做花旗國,把他們運來的人身稱為花旗蔘。p263

 

感想:citi bank翻譯成花旗銀行,大概起因於此。

 

1804-1829年美國平均每年向中國輸入人參90噸左右,許多人參換成了中國陶瓷之類的商品。p264

1699年東印度公司僅一年就從中國訂購了300桶上等綠茶和80桶武夷茶,因此有學者認為英語中tea就是來源閩南語中的茶的讀音。......當時茶葉主要作為藥品推銷給公眾,男性喝茶來提神醒腦。女性則用茶葉來緩解週期偏頭痛、憂鬱症和焦慮症。p273

(菸草種植佔用了大量的耕地讓雍正很不爽)...許多人說雍正皇帝是中國立史上第一個禁煙的皇帝,但其實雍正五年的時候,禁煙令是針對菸草的,不是鴉片,到了雍正七年才下達針對鴉片的禁煙令。p279

根據史料記載,1817年一箱印度鴉片的生產成本僅有2、300盧比,而在中國賣價可以高達2600盧比。p281

早在鴉片戰爭之前,由於市場需求擴大,種植罌粟成為相當有利可圖的營生,是在雲南這種與印度氣候類似的熱帶地區,人們已經開始嘗試種植鴉片......1879年光緒五年達到高峰,年進口8.3萬擔......甲午戰爭時,進口鴉片已經減少到5萬擔,到了大清王朝最後一年,已經減少2.7萬擔。清朝末年,每年從土藥、洋藥收上來的稅金加起來超過了2000萬兩。清朝能夠歷經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的摧殘卻衰而不倒,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鴉片煙的稅收收入的支撐,甚至後來各地訓練新軍的銀子,也大多來自鴉片稅收。p290

 

感想:文中的土藥指的是清朝人民自種自製的鴉片。肥水不落外人田阿~這邊呼籲各縣市政府要開放紅燈區,好好的課稅,這種產值一定相當可觀。

 

一名叫羅伯特.福瓊的英國植物學家歷經艱辛在中國考查,把採集到的茶葉種子放入用玻璃製成的可攜式保溫箱中,偷偷帶上開往印度的輪船,很快這珍貴的茶樹種子在印度繁衍出10萬株以上的茶樹苗。......19世紀後期另一個茶葉消費大國俄國也開始積極發展本土茶葉種植,從中國引進了茶苗,在高加索地區開闢出了茶園,直到今天高加索地區仍是歐洲唯一的重要產茶地區。p291-292

沒有經過工業革命洗禮的中國茶葉無力與印度紅茶抗衡,論成本和價格,印度斯里蘭卡的茶園不但規模大,生產效率高,在1886年達到頂峰後,此後10幾年,清朝的茶葉出口量迅速減少了40%。293

 

感想:從書中的敘述看起來印度紅茶是中國傳出去的,姑且紀錄。

 

 

從1853-1861年間,清政府總共鑄造了面值相當於826萬兩白銀的銅鐵大錢,同時還發行了大量紙鈔,短短十年間,茶葉上漲了五倍、豬肉上漲了6倍,香油上了3倍多,煤上漲了4倍。p2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