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馬爾薩斯發現,人口增長以幾何級數增加(1-2-4-8-16...),而養活人口的食物等生活資料卻只能以算術級數增加。正常情況下,人類社會總是面臨人口過剩的危機,不可避免地出現飢餓、貧困和失業等現象,過剩的人口只能通過自然災害、戰爭、疾病、飢荒、道德限制等方式來減少,學者稱這一現象為馬爾薩斯陷阱。p108

 

感想:

這裡作者繼續說明馬爾薩斯陷阱,後世學者從馬哥的理論出發把人類社會分成高壓和低壓兩個模式。高壓模式下人口死亡率很高,因此人們傾向於多生小孩,這樣的社會生活水準長期徘徊在生存線附近,絕大多數古代國家均是此模式。

 

早在1590年代,一個歐陸法學家訪問英格蘭後評論到,和法國人相比,英格蘭居民消費麵包較少,消費肉食更多,而且喜歡在飲料中加很多糖。他們的床上鋪著花毯,即使農夫也不例外,他們的房屋一般是兩層樓,裝有玻璃窗戶的房屋在這裡屢見不鮮。從十七世紀英國人的食譜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富裕程度,當時英國底層的農民及勞工平時都可以吃到肥臘肉、肥鹹肉、乾乳酪及粗麵包等。p116-117

1689-1815年是英格蘭以及英國工業革命和農業革命的高潮時期,而在這一百二十六年間,英格蘭倒有七十三年在打仗。p152

 

感想:

1.英國不愧是昔日的強者,難怪印度等曾經被殖民過的國家都還願意參加大英國協運動會。所以說民族主義基本上是要建立在能吃飽的前提下,吃不飽,獨不獨立有差嗎?

2.不過筆者一直無法理解蘇格蘭為啥那麼想脫離英國獨立。世界盃足球賽,好像也只有英國可以派出蘇格蘭和英格蘭隊。

3.三大發明是古中國發明,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是歐洲人搞的。非洲號稱人類的起源,卻什麼發明都沒有。抑或瓦干達還隱藏在非洲叢林嗎?

 

 

1688年的時候,英格蘭鑄幣中的含銀量還在88%,但是到了戰爭後期的1695年,含銀量已經下降到50%。而面值當然沒變化。p153

牛頓由於在鑄幣局中的傑出工作(金本位),在1707年被授予爵士的頭銜。(法律上明確實施則是1816年)p161

 

感想:牛頓被封為爵士不是因為三大運動定律,而是因為他的財政表現。

 

1780年,一艘配備七十四門火砲的戰船造價五萬英鎊,而英國當時最大的造船廠的造船廠的造價僅為五萬英鎊的1/10。p163

法國是王權強大的國家,而英國卻是議會強大的國家,所以很多歐洲人並不看好英國能夠勝出。最終的結果是英國幾乎贏得了每次重大重要的勝利,最終獲得了英法第二次百年戰爭的完勝,榮耀無比的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寶座。p164

易十四什麼官都賣,平均每年能從賣官中獲得七千萬里弗爾的收入,佔當時王室總收入的50%。p174

 

感想:賣官這種情形中外皆有。即便開明專制可以開創有效率的行政體系和盛世,不過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民還是選擇了民主。

 

 

佛遜在自己親自書寫的墓誌銘上,提到自己是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宗教自由法令的起草者和維吉尼亞大學的創始人,他的確是偉大的人,但這個評價不包括經濟領域。傑佛遜主義們關掉了美國第一銀行,把一場經濟災難帶給了美國。p224

 

感想:

1.傑佛遜是南方派,主張廢除美國第一銀行。不過第一銀行是下一任總統麥迪遜任期內歇業的。廢除之後美國立刻陷入嚴重的通縮,美元出現大貶。在麥迪遜當政的1816年,成立美國第二銀行。這種總統視央行如寇讎的行為,活在21世紀的我們真的是匪夷所思,近三十年的美國總統的經濟政策都靠FED,金融危機也都是靠FED。一國沒央行從歷史看起來是不可能的。畢竟一國的金融遊戲就是需要一個老大來控制,不過控制的好不好就是那個國家國力的問題啦~

2.米國能躍居世界老大關鍵當然是兩次大戰。不過讓米國成功轉骨的總統不知道是那位?

 

 

1859年,美國人在賓州打出了第一口油井,這是石油商業性開發的開端。其後世界石油產量從1859年近乎空白的水平猛增到1930年幾乎達到每天四百萬桶,其中美國的原油產量達到250萬桶,佔世界總產量的64%。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美國都在世界石油市場佔據統治地位,出產了石油總量的60%。p245

 

感想:筆者想起2020年出現的負油價,也是米國人搞出來的。

 

洛克斐勒曾寫道:「大型有限公司的發展就是適者生存,這是自然和上帝的法則。」p248

1860年美國的製造業在全世界排名第四,到1900年便躍居首位,產品總量達到歐洲三強-英國、法國、德國的總和。p248

 

感想:20世紀歐洲人就想通了分裂不可能強大,於是搞出歐盟讓自己重新壯大。

 

整個17世紀,毛皮貿易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在17-18世紀,西伯利亞的毛皮是俄羅斯帝國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p271

1678年俄羅斯做了一次統計,其中納稅戶口、工商戶和國有農戶佔10.4%,宮廷農戶佔9.3%:教會高級僧侶佔13.3%,世襲大貴族的農戶佔10%,封地貴族農戶最多,佔57%。從資料上看,沙皇可以直接控制的臣民,大概只有全體國民的1/5左右。p277

 

感想:戰鬥民族其實在歐洲的競爭舞台一直都是相對落後的,不過兩次靠嚴寒痛擊法國和德國進攻,也真的是高深莫測。

 

搶不到太多的資源,德國人自力更生發展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化工工業和電氣工業。比如1856年,英國科學家柏琴發明了合成染料,但是英國的企業家卻沒有太大的興趣。結果柏琴的老師霍夫曼把這項發明帶到了德國,德國人如獲至寶,應用到生產中,形成了染料化工行業。到了1900年,全世界80%的染料都是德國的工廠生產的。p304

 

感想:

德國製造就是工業的保證。光車子品牌大部分的人都能侃侃而談雙b、福斯、奧迪、保時捷。 不過德國佬什麼時候要追上tesla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短歌行不行 的頭像
    短歌行不行

    短歌行不行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