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 公務員不該拿(梁文傑)     賺載自20081128蘋果日報
 
 
   
 
 
全球景氣衰退,新加坡政府26日剛剛宣布,高級官員減薪11%到19%,一般公務員少拿一個月年終獎金,與民眾共體時艱。與此同時,馬政府高官不但沒有仿效之意,還要再舉債900億元,60萬軍公教人人發消費券。這是什麼樣的政策?
 
公務員不該拿消費券,道理再簡單不過。今年實質薪資較去年負成長2.95%,10月份失業率攀升至4.37%,總失業人口達47萬6000人,關廠失業勞工新增2萬1000人,申請失業給付人數高達3萬6000多人。當許多企業紛紛縮減工時或減少薪資讓大家有頭路可做時,以消費券來防止市面進一步蕭條本屬不得不然,就算是借錢也得花。但公務員薪資本就不受影響,在通貨緊縮時代,購買力不降反增,3600元消費券在這些人手裡,只會拿去買原本就要買的民生必需品,總消費並不會增加,只是讓每個公務員平白多了3600元的儲蓄。
 
 

年終照領福利也照享
其次,台灣公務員的每月經常性薪資本來就比民間部門高出一大截。根據勞委會2006年的「台灣地區職業類別薪資調查報告」,公務員平均月薪是5萬7546元,民間部門平均月薪只有3萬5271元。就連員工數500人以上的大企業,平均月薪也只有4萬6469元,比公務員還低1萬元。公務員今年年終獎金照拿,1萬6000元的公務員專屬消費券─「國民旅遊卡」─照領。最可氣的是,政府還要發出330億元,讓74%公務員領一個月考績獎金,25%公務員領半個月的考績獎金。公務員的「考績」應該要以總體社會福祉增加的程度來衡量。當總體社會福祉減少時,不管個別公務員再盡忠職守、再準時上下班,所有人考績都只能是「丙等」,沒有還發獎金的道理。但公務員什麼都拿了,政府居然還為他們加薪3600元,豈不氣煞一大堆連薪水都快沒了的老百姓?
其三,如果消費券是像澳門政府因為博彩業大發利市,每個居民都發5000港元,那發給公務員還有話說。但消費券是向民間借錢來發,這筆債最後還是要由民間來償還。
政府公務員在財政困難之時,不為自己減薪就算了,居然還膽敢借錢來為自己變相加薪,天下豈有是理?所以凡是有發過消費券的國家沒有敢發給公務員的,10年前的日本「地域振興券」沒有,德國現在研擬中的500歐元消費券,也把公務員排除在外。國民黨把公務員視為票倉,這麼無恥地幹理所當然,但民進黨作為反對黨,居然也默不作聲,只會爭論發券好還是發現金好,更是完全不負責任。
公務員的薪水要與國民經濟狀況連動,這是國際趨勢。日本政府從2003年開始年年為公務員減薪,公務員薪水每年平均減少1.07%。

 
 

各國公務員薪水皆降
香港從2002年開始分三個年度年年減薪6%,目標是把公務員薪水降到1997年的水平。英國也從2007年起對公務員「減薪加稅」,金額是平均每個公務員1.5萬英鎊,再用這筆錢作為低收入戶補貼。今年7月以來,中美洲有五個國家宣布公務員減薪,中國上海市在今年4月把公務員薪水減少了14%,中國國務院也要求各機關2009年的人事費用「只減不增」。在這波全球性衰退中,全世界只有台灣公務員的薪水能逆勢成長,也算是世界奇蹟了。
在消費券問題上,兩大政黨都不負責任,都在「以民為壑」,用子孫未來負債為公務員加薪。而讓公務員能這麼吃人夠夠,台灣老百姓也真是太過厚道。

 
 

作者為台灣新社會智庫副總幹事 梁文傑

 
---------------------------------------------------------------------------------
 
 
 
公務人員待遇在蕭條亂世更能凸顯價值。國家經濟強不強盛的關鍵,我自己有一套理論,就是從國家考試的報名人數就可知道。報考公務員+國營企業的人數越多,表示這個國家的經濟以及競爭力就越低。
 
 
從阿扁政府時期就常常看就什麼創新高的報名人數之類的新聞,更有什麼基層職務卻有碩士博士等報名,中小學教師也時常耳聞博士甚至外國留學博士任職
 
當這種新聞越來越多,當這種人越來越多,有智慧的人必須要瞭解到,這個國家開始出狀況了。
以戶政單位為例,筆者曾經在某天下午去遷戶口,裡面人丁眾多,但各各無所事事,實在是爽到爆。
直到筆者進去,他們才有事情作,不過也只限於處理筆者業務的人。其他都在聊什麼東西好便宜,誰誰誰要嫁女兒之類無趣的話題。
再者論及他們的業務,遷戶口電腦作業,打打字,國中生就會了,換發新id卡也不需要智商90。
 
這樣工作所得的薪水如果現在高於工程師,當然說不過去。
 
 
又以小學教師為例,為何以前是師專這種五專體系,因為小學本來就非一種需要專精技術學問的職業。
加以社會變遷,家長觀念已經改變,相信有很大的比例的家長會認為學校只是免費的保母,不要出事即可。
又師專體系所受的訓練竟然比較扎實,更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一個高中生可以教小學弟妹功課,理論上她就有足夠的知識可以勝任了,因為初等教育只是啟蒙教育,所需者耐心、細心,並無強制需求高深知識。
 
當碩博士一窩蜂湧入,便可知國家經濟情勢之險峻。 
 
最危及的情況還不僅如此,近幾年連基層警察都搶手,這種用生命去換薪水的職業都變成如此,最糟的情形已經到來,經濟之險峻,就連拼生命的警察也一堆人搶,無非只想有穩定的薪水。 
更可看出台灣之弊端。台灣的經濟命脈幾乎都靠出口,諸如鴻海、宏達電,所受利益皆在歐美,你在中南部有看過幾個人用htc?? 
故經濟之弊端早在從前就開始,所謂的上市公司沒幾家在台灣深耕,當然會讓高學歷者人心惶惶。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加以鞭策,是很容易停留在原地混吃等死,故此,那些碩博士進入公家體系,有多少人會發揮他們的長才、知識??筆者認為幾稀。
 
再舉一例。有名友人幾年前研究所畢業,投履歷幾乎都中,後來進入一家上市傳產企業。但是他只做半年卻打退堂鼓準備公職考試,原因是太累,雖然薪水高,但是真的每天累到像狗。沒多久果然如願。但是和其聊天得知其工作,沒什麼困難,反而常要去作一些勞力的業務。 
 
當然,從這個例子企業也要反省,為甚麼你的工作會讓很多人才無法呆下去。當然,政府也要思考基層公務人員的薪水體制。如何減少人才進入混吃等死的公務體系,是必須檢討的。否則讀到碩博士,花費可能數百萬+十多年,下半生竟然只能埋首於蓋章批公文,如此是否扼殺一個人才的創造力?筆者身為一個低層公家機關職員,當然有私心。(心深處也想領錢混吃等死。)
但筆者亦為一個中華民國的國民(或許以後改為台灣),亦擔心台灣的發展競爭力。
 
幾百萬公務人員和國營企業員工沒有罪惡也沒有原罪,只是因應環境,必須針對公家體系進行變革,更能合乎社會期待。
 
在此重新整理本黨對於泛公務體系路線做出適合社會主義的修正: 
 
1、公務人員(含軍公教)薪資浮動制,全面與國家gdp作連結。負債的國家,當然要減薪。
 
2、最基礎的公務人員,薪資必須符合業界最低薪資。(如工友、沒事做的職員等)
      漸漸的希望能減少報考基層公務員的碩博士名額。     (這也要從高等教育下手,先汰除一半大學,以及提昇企業活力。)
 
3、取消考績獎金:輪流甲等看不出鑑別度,故取消隨政府盈餘併入年終。 
 
4、國營企業都一樣,全面公務人員或者聘僱化。      
 
5、建立健全的公務人員退場機制,而不是只有記過處分。 
 
6、不愛台的財團全面充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