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商周1209期

作者舉子產之例相當貼切,小馬看到應有所領悟。以下紅字為部份內容。

春秋時,鄭國宰相子產推動改革,「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 也就是不許上層社會踰越體制,讓老百姓生產無虞(有水利灌溉,房地不會被侵占), 當然,廣大的既得利益要發出怨言了。

子產執政一年,民間歌謠(當時就是輿論)唱著: 「子產取走了我的衣冠(因為不許僭越),又取走了我的田疇(還給老百姓),有人要殺子產,我一定幫他忙。」 可是,子產執政三年後,民間歌謠改唱: 「我有子弟,子產教誨他;我有田疇,子產助我生產。萬一子產死了,誰能繼續他的善政呢?」


 

原文出自《左傳.襄公30年》

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由此可知,改革者必須真知灼見,眼光放遠,

通常遠到人民根本不知道你要幹麼,所以一開始實施人民都是幹橋的。

等到數年後,人民才會恍然大悟,開始稱頌你。

這件新聞的對錯不在高官小吏的差別,核心問題在於與現實不符,十八啪根本就該廢除,

如果只是為了30萬的票,在那裡猶豫不決,甚至縱容部下大放厥詞,這樣的格局相信以後只會遭人唾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