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行者無疆》,台北:時報文化,2001


這聲驚呼,是從藝術良知發出的。真心的藝術家之間可以互不服氣,可以心存芥蒂,但一到作品之前,大多能盡釋前嫌。這並不僅僅是藝術功力的征服,而是一種被提煉成審美形式的高貴生命內質,構建了互相確認。p62

年邁的科學家對世事天真未鑿,他困惑地問尼科利尼:“為什麼我的很多朋友以前很支持我,現在一看風頭不對都起勁地攻擊我?我對他們做錯了什麼嗎?尼科利尼笑著回答:“您對人性的瞭解,遠不如對天體的瞭解。您的名聲太大,這就是原因。伽利略不解,尼科利尼又說:“小時候見到一群小雞狠命地圍啄一隻流血的雞,我驚恐地問奶媽怎麼回事,奶媽說,雞和人一樣,只要發現一隻比較出色又遭到了麻煩,便聯合起來把它啄死。”p66


想到這裏我豁然領悟,什麼是流浪的本性。哥倫布表明了:不在乎腳下,只在乎前方。p77


誰也不能說已經充分瞭解了我們腳下的大地,你看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下竟然秘藏著如許醉意。連裴多菲和納吉的熱血都沒有改變它的恒溫,連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干擾它的酣夢,那是一種何等的固執。歐洲有太多炫示在外的東西,但炫示在外的,未必重要。p131

甚至窮老太婆藏在頭巾裏的最後一個銅板,都被無恥的神父搜刮出來,不是花在懺悔上,就花在彌撒上;不是花在彌撒上,就花在聖徒遺物上;不是花在聖徒遺物上,就花在赦罪上;不是花在赦罪上,就花在祈禱上;不是花在祈禱上,就花在埋葬上……說神父比強盜還狡猾、還兇惡,難道不對嗎?p135

哈威爾因此也說到自己,他說自己作為總統實在有太多的缺點,只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沒有權力欲望。正是這一點,使一切有了轉機,使全部缺點不會轉化為醜惡。看來,他十年來在具體的權力事務上還是比較超逸的,因此能保持這些思考。但這些思考畢竟與他過去習慣的探討生命的本質、荒誕的意義等等有很大的不同,他已從那個形而上的層面走向了社會現實,對此他並不後悔。問了很多捷克朋友,他們對於選擇哈威爾,也不後悔。他們說,文化使他具有了象徵性,但他居然沒有僵持在象徵中,讓捷克人時時享受來自權力頂峰的美麗思想和美麗語言,又經常可以在大街和咖啡館看到他和夫人的平凡身影。問他的缺點,有的捷克朋友說,文人當政,可能太軟弱,該強硬的時候不夠強硬。但另外一些捷克朋友不同意,說他當政之初曾有不少人建議他厲害一點,甚至具體地提醒他不妨偶爾拍拍桌子,哈威爾回答說:“捷克需要的不是強硬,而是教養。”p141-142


筆者感想:台灣政治人物最缺乏的就是教養。



其實,世間智者的歸宿處,正是後人靜坐、靜讀的好地方。緊靠著偉大的靈魂消閒半日,即便默默無語,也會使人們的生死觀變得更加健康。可惜我們中國的殯葬文化缺少這種境界,常常使長眠者過於孤苦,或過於熱鬧。p152


筆者感想:1、未知生焉知死,不關懷活人反而尊重死人。什麼孝女、脫衣舞者,都是活人愛看的吧。2、台灣把亂葬崗改造最成功的方法就是蓋學校和公園。


二樓門前有一個小型的教授酒會,好像是在慶祝一項科研專案通過鑒定,卻沒有什麼人致詞,各人來到後便在簽到簿上簽個名,然後拿一杯酒站著輕聲聊天,一片斯文。他們身後的過道牆上,隨意掛著一些不大的黑白照片,朦朧中覺得有幾幅十分眼熟,走近一看,每幅照片下有一行極小的字,伸脖細讀便吃驚。原來,這所學校獲諾貝爾獎的多達二十九人。這是許多大國集全國之力都很難想像的數字,這裏卻不聲不響,只在過道邊留下一些沒有色彩的面影,連照片下的說明,都印得若有若無、模糊不清。照片又不以獲獎為限,很多各有成就的教授也在,特別是女教授們。這種淡然,正是大學等級的佐證。想到這裏我笑了起來,覺得中國大學的校長們能到這裏來看看,回去也許會撤除懸掛在校園裏的那些自我陶醉的大話和官員們來訪的照片。外塗的脂粉證明不了身份,塗得太濃,倒會成為反面證明。p157-158

筆者感想:台灣的國小走廊也都是放一些和縣長、立委、政院高官的到此一遊的合照。


就這樣,這個學府用一頁污濁,換來了萬般莊嚴。p161


希特勒的演講不在乎邏輯,不在乎論證,卻有一套有效的心理鼓動程式,在這方面實在堪稱專家。他一般是啞著嗓子開頭,似重病在身,似喁喁私語,與剛才慷慨激昂的其他演講者一比好像不合時宜,但這種反差卻立即打破了聽眾對演講慣性的厭倦,全都提起精神來側耳細聽。就這麼講了一會兒,冷不丁地,他突然咆哮,一聲比一聲響,似口號,似反問,似呼籲,這自然把全場攪得掌聲如潮。掌聲未落他又輕聲,沒幾句又轉向洪亮。此後,高低聲腔更替的頻率加快,最後幾乎全身用力,手舞足蹈,又戛然而止。這麼一鬧,無異於在一把把揉壓全場聽眾的情緒,最後當然會迸發成集體瘋狂。但是應該看到,正因為被揉壓的萬千心靈在當時有共同的脆弱、共同的敏感、共同的亢奮,才會貪婪地吸食他那些並不連貫的句子而陷入癡迷狀態。p165


愛爾蘭不喜歡喬伊絲,喬伊絲也不喜歡愛爾蘭;喬伊絲離開都柏林以後很少回來,但所有的作品都以愛爾蘭為題材。這幾句簡單的話讓我震動,一個孤獨的靈魂與土地的關係竟是那樣纏綿。p330


漢寶德先生對這段話的評價是:“太華千尋江湖萬里,是中國地理形勢上的事實,其壯闊的氣魄本是一個泱泱大國所具有,文學家們為此所感乃為必然。但用一塊石頭造成太華千尋的感覺、用一瓢水造成江湖萬里的氣勢,甚至於奔泉風流深岩絕壑,若不是有精神病,則必然是做白日夢。然而,明清兩代的園林設計多是這樣去構想的。P339


當年拿破侖縱橫歐洲,把誰也不放在眼裡,有一天突然發現,在意大利的國土之內居然還有如此一個芥末小國。他饒有興趣地吩咐部下,找這個小國的首領來談一談歷 史。誰知一談之下他漸漸嚴肅起來,雙目炯炯有神,立即宣佈允許聖馬力諾繼續獨立存在,而且可以再撥一些領土給它,讓它稍稍像樣一點。但是,聖馬力諾人告訴拿破侖,他們的國父說過:「我們不要別人一寸土地,也不給別人一寸土地。」國父,就是那位石匠出身的馬力諾。我相信這個回答一定使拿破侖沉默良久。他連年奪城掠地,氣焰熏天,沒想到在這最不起眼的地方碰撞到了另一個價值系統。他沒有發火,只是恭敬地點頭,同意聖馬力諾對加撥領土的拒絕。與拿破侖對話的人,是聖馬力諾的最高行政長官,也叫執政。他的出任方式,不僅與拿破侖不一樣,也有別於全世界各國的行政長官,是一種特別原始又特別徹底的民主選舉辦法。簡單說來,全國普選產生六十名議員,不識字的選民由年輕的女學生代為投票,因為女學生潔淨無瑕;由這六十名議員在普通公民中選擇二十名最高行政長官的候選人,再投票從中選出六人,最後從民眾中挑出一個盲童,讓他從六人中抽出兩人的名單,作為最高行政長官。最高行政長官的國際地位,相當於各國總統,但只任期半年,不得連任,每月薪金只有五美元,因此也很難連任。如果被選出的人拒絕上任或半途離任,卻要承受巨額罰款。上任時儀式隆重,當任長官長袍圓帽,佩戴勳章,在鼓號樂隊的簇擁下全城遊行。
這些奇怪的規定,體現了一種樸素的民主政治理念,保存在一個小國中就像保存一種標本,值得珍惜。我最感興趣的是在全國最高領導人選舉中女生和盲童的作用。他們早早地懂得,越是處理複雜事務,便越是需要動用孩童般的單純。現在國際間的政治運作還在日趨繁複,有些地方更是縱橫捭闔、黑幕重重,但是無論如何,那些疲憊不堪、揮汗如雨的操作者,都無顏面對聖馬力諾的女生和盲童。但是,為什麼一定要盲童呢?若讓一個孩子封目抽籤,辦法很多,何必真盲?也許有一個傳說故事對此,我還要打聽,還要思索。p380-381

筆者感想:全民普選果然是民主社會中一種令人失望的策略。三年以上投票沒有換過政黨的人,他的票存在什麼價值?

安 道爾每逢單數年向法國進貢九百六十法郎,相當於一百多美元;雙年數則向西班牙進貢四百三十比塞塔,相當於兩個多美元。同時各附火腿二十隻,醃雞十二隻,奶 酪十二塊。直到今天仍是這個數字,就像一個山民走親戚。不知作為發達國家的法國和西班牙,以什麼儀式來迎接這些貢品我覺得應該隆重。因為現代社會雖然富 有,卻缺少原始政治的淳樸風味。唯淳樸才能久遠。p384

他未必算得上世界名人,但是我走在斯德哥爾摩大街上總也忘不了他的身影。他叫貝納多特,本是拿破崙手下的一名法國戰將,勇敢頑強、英俊偉岸,曾被拿破崙指派騎著高頭大馬到維也納大街上慢慢通過,作為法國風度的示範。居然是他,被瑞典人選作了國王。這位連瑞典話也不會說的瑞典國王倒是沒有辜負瑞典,他審時度勢,不再捲入拿破崙的戰略方陣,反而參與了反法聯盟,但又不積極。拿破崙兵敗滑鐵盧,他一言不發。他已明白像瑞典這樣的國家如果陷身於歐洲大國間的爭逐,勝無利,敗遭災,唯一的選擇是和平中立。他的妻子一直住在巴黎,處境尷尬,卻向人癡癡地回憶著他們初次見面的情景。那年她十一歲,一個被分配來住宿的士兵敲開了她家的門,父親嫌他粗手笨腳就把他打發走了。這個士兵,就是後來娶了我的瑞典國王。她說。這種政治傳奇得以成立,一半得力於浪漫的法國,一半得力於老實的北歐,兩者的組合改變了一個地方的歷史。這樣的傳奇放到中國,大概在春秋戰國時代才有可能。P398-399


根據總統的介紹,冰島值得參觀的地方都要離城遠行。既然城市不大,離開非常容易,我們很快就置身在雪野之中了。於是也就明白,總統、總理為何表現得那樣低調。這裏連人的蹤跡都很難尋找,統治的排場鬧得越大越沒有物件。歷來統治者的裝模作樣都是為了吸引他們心中千萬雙仰望的眼睛,但千古冰原全然不在乎人類的高低尊卑、升沉榮辱,更不會化作春水來環繞歡唱。p422

筆者感想:只要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人物、政府官員都喜歡越大越好的排場。為民服務、人民公僕?狗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