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存放在桌面右下角的筆記,推算應該是三五年前的資料吧。
不過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姑且紀錄~
------------------------------------------------------------------
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
其理論重點是對社會變遷的解釋。他們認定社會變遷不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急遽的;社會變遷的結果是破壞幸而非建設性。衝突理論再1960年代的興起,雖可說是學者有感於當時社會快速變遷下凸顯的衝突行為,而試圖猶不同團體衝突的過程,來解釋以往結構與功能學派和諧共識觀點所無法充分說明的社會現象。其最具說服力的論點,在於他指出了結構功能無法解釋的社會現象,並乙階級衝突的觀點來分析既得利益團體或勞資雙方為各自利益而互相鬥爭的過程。這種對衝突行為的描述,為現代價值多元、變遷迅速的社會中,找到一些足以支持其論說的證據。但是,由於衝突觀點的分析,常常有價值判斷的成分在內,因此有時被批評為不客觀的詮釋。
人際吸引的理論
在解釋人際間相吸或相斥的理論,適合在小學觀察學生班際關係的理論。該理論分成四個部分:
一. 相似論:又分成底下三個部分
1.平衡論(balance theory):ABX吸引理論
兩個人彼此互相喜歡,而且對其他的東西或人也具有相同的好惡,則兩人喜悅的程度越高,則亦產生不平衡而產生衝突進而影響兩人相喜的程度。
2.交感校準(concensual validation):
人格所持的態度或人格,與自己本相似的程度越高,則他們就會被自己所喜歡。
3.預期(anticipation):
自己感受到他人喜歡自己進而產生相應性的喜歡。
二. 互補論
因為兩人有互補的需要而生人際吸引,兩人產生相吸作用的因素有底下:
(1.)需要相互滿足。(2.)需求自我理想。(3.)因崇拜某人而產生喜歡。
三. 互動論:
人際互動越頻繁,彼此喜愛越增;反之,喜愛越減。有些則是兩人相似的人格或特性多而產生喜歡,有些是因為某一人某次出現都帶給他人喜悅因而產生被人喜悅的感覺。
四. 交換論:
兩人交往是因為比次有利可圖,得到的報酬大於所付出的代價,因此兩人進行交往。當兩人在社會背景、價值觀念乃至於能力相似時,互動間的報酬高,付出的代價低時,兩人則進行交往。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民64)。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678-67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