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修的一門課,已經看了兩部大陸小說改編的電影。

早先一部是〈活著〉,最近一部是〈藍宇〉。

活著主題比較嚴肅,簡單而言,作者透過主角的經歷來陳述活著的概念。

主角從落魄的地主,到敗光了家產,老婆也走了,改過向善後,卻被拉去當軍伕。
九死一生回來之後,遇到共產黨赤化,階級鬥爭、紅衛兵、文革,然後步入老年。

 

嚴肅的電影總是有悲傷的情節。
女兒生病啞了,長大結婚卻因難產而死。
兒子在小學就被幹部開車撞倒圍牆而壓死。

電影最後以孫子養的小雞劃下句點。


藍宇陳述同性戀的故事。
胡軍演的應該算是個雙性戀,是個經營階層,六四那時開著賓士,金錢不是問題
劉燁演的是一個大學生,為了錢下海,由劇情的描述,應該是0號。

反正就愛來愛去,一號主角中途還分手跑去和一女子結婚,卻又因為生育的問題而離婚。
離婚之後又巧遇零號,死灰復燃。最後零號掛點,以一號的獨白劃下句號。

 

基本上我對男同志電影不甚有好感,過去相當排斥,
總是認為什麼不走,走後門?
老了,想改變世界的心淡了,反正世界有各式各樣的人,何況是那種靈魂走錯軀體的生物,隨他吧。

也曾經想公、婆與零、一之間的互換問題。


零號是女男生,那會不會愛上外表個性如同男生的公?(又或夜深人靜時上錯床...)

有後天的,也有先天的,那可不可以用外力糾正?(還是夜深人靜強迫上錯床...)


燈光關起來,是完全硬不起來,還是一樣雄壯威武?

就像是梁兄,如果始終不知道祝英台是女人,會不會忍不著硬上?


這都是題外話,不過可以納入我以後喜劇的梗。

重點是,這些嚴肅主題的電影,劇情不論如何,一定會有個結局,就是有人死。


活著  是死的有些多了。但是一旦融入劇情,就會猜到不幸會接二連三。

藍宇  我沒猜中,我本來以為是一號得病掛點(性病或者肺癌),結果是零號出意外。


活著張力比較足夠,當然主題也比較發人深省。藍宇略遜一籌。

同志題材那時雖然聳動、具有爭議、話題性。
但是幾乎都是反映出他們不容於時代,作者目的是要喚醒大眾的同理心,
是故編入死亡乃最有利的號召。

不幸的,這就落入俗套,陷入了迷思。

 

當然這類電影接觸的不多,是不是有皆大歡喜的結局我不清楚。

不過就我聽過的中西同志電影,通常作者為了爭取同志的正當性,因而不得不寫入賺人熱淚的劇情來訴說其目的。
情節有真有假,不過出發點都是一樣。

重點不是正當不正當。而是對死亡的看待。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報任安書)


死是人一生追尋的問號,也是大多數人害怕討論的議題。但說穿了,人,必死無疑。

撒狗血的死亡,當然有些是大時代的悲歌,當然有些是劇情張力所需,

悲劇電影所編入的死亡,和所呈現的主題,是否有絕對的關聯?
只是襯托主題的手法,還是作者也在認真的看待死亡這個議題?


看完電影之後,對死亡的領悟,不要只局限於劇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