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亞.台灣未來只剩八大行業,先探1682,頁98-99

 

1、博奕:台灣總是愛和韓國香港新加坡比。韓國有不准韓國人大賭但專門賺外匯的華克山莊......要和亞洲四小龍競爭,台灣博奕產業已經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放哪裡才能創匯最大。政府作法很多:a、讓離島完全競爭,馬祖金門澎湖只要居民半數同意,就開放招標,台灣本島人不必替離島人擔心假道學。只要有客戶,離島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並吸引更多本島人遷戶。b、南部經濟不振,可以利用好天氣開放賭馬。c、彰濱工業區不用擔心地層下陷和污染。d、開發台北周遭低開發社區府不必過度擔心道德風險,只要設本國人僅有的高單價進入賭場及高賭利抽稅,這是最公平且容易稽徵的奢侈稅......為什麼要把有錢人敢去外國賭?

2、觀光:對一個人口老化、生育率低的社會,,台灣必須靠千萬人以上的觀光客增進成長。 

3、房地產:政府的重點是如何增富保障本島人民的權益,而非把陸資檔在香港新加坡,造成其他華人地區的凡如,已達到台灣均貧、假平等的社會。 

4、食品:台灣品質的認可,因為有了大陸腹地,更多符合華人口味的產業將會被開發出來。台灣食品製造及連鎖業會有品牌效應,進而有機會成為國際型的企業。

5、生技:製造業新契機。

6、關鍵零部件:台灣太小不擅長和國際大廠做大規模的投資競賽,但可以在大產業鍊裡面和小零組件廠競爭,用較大的資本支出及高工時的勞動力優勢,擴大國際市占率......政府需重振技職教育的訓練(不要再自以為一分上大學的普教就是德政,造成後段大學生眼高手低,不願入工廠工作也沒有能力)或大幅開放外勞,才能讓台灣獨特的管理資源,可持續維持國際競爭力,解決本土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7、金融:現在應致力成為大陸離岸的金錢流動中心。

8、科技:科技業將傳統化。臺機電有穩定的現金流,硬體代工等低毛率行業,靠規模經濟及高效率資產運轉創造高roe,已經把台灣管理長才發揮到極致......政府應鼓勵扶持軟體及服務業,因為硬體產業永遠在競爭下一單的生意。

 


感想:

 

想不到台灣勞工「高工時的勞動力」在本文作者眼中成為了一項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相信很多竹科rd應該很不爽吧。不過有許多號稱「關鍵」的技術,就筆者來看,也是跟國外廠商購買,不出幾年就會被國內大廠(如2317)或陸廠搞成屍橫遍野的紅海。

有人認為大幅開放外勞會造成失業率攀升,不過外勞大多從事低階勞力,這些工作正是台灣年輕世代所厭惡的。反正台灣人可以去澳洲當臺勞賺外匯,邊學英語也是雙贏。假如大陸成功提昇台灣的觀光業,對於那些不想流汗的年輕人倒也是新的契機。

 

台灣薪資拉不上來主因在於產業結構失衡、企業競爭力日漸低落。在外國賺不到錢,當然沒辦法提昇員工的薪資。大立光每股600元,換成美元也才20元左右,連google的尾數都不到。以前的htc,換成美元也才4.50,差不多是蘋果的1、2折,有沒有競爭力一目了然。台灣軟體一向偏弱。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防毒軟體和繪圖軟體吧。 

anyway,在台灣人以「當公務員」為志業的當下,很難改變什麼。

政府要有更多的稅收一定得向有錢人下手,讓有錢人留在國內賭,肥水不落外人田才是正解。「本島人不必替離島人擔心假道學」這句話用的真是恰如其分。鑑於南部好天氣,看來在阿里山開賭場,讓426一邊看日出一邊豪賭,應該是不錯的作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