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擇雅:〈拚觀光 害台灣〉,財訊417期,頁108

http://money.udn.com/mag/wealth/storypage.jsp?f_MAIN_ID=324&f_SUB_ID=4097&f_ART_ID=283358

 

「觀光客倍增計畫」在二○○二年啟動,當年來台觀光人數尚不足三百萬,去年則已衝上七三一萬。數字上相當好看,也帶來不少外匯。然而,負面效應也不少。第一個負面效應是財政浪費一例就是瘋跨年。郭富城演出酬勞三百萬元,謝金燕兩百萬元,台北一○一點燈權兩千萬元,都以觀光行銷的名目,由納稅人埋單。一大堆中小學繳不起水電費,政府卻以大型活動營造虛假的幸福感,簡直是向朝鮮看齊。

第二個負面效應是危險。台灣地震多,颱風多,好山好水常常也是危山危水。每隔幾年就有一次重大車禍,都發生在連連髮夾彎的狹窄山路上。這種路根本不適合遊覽車。國人的國內旅遊,遇到颱風大不了臨時取消行程,外來觀光團卻都走套裝行程,團費既然預付,當然就要風雨無阻,一○年蘇花公路才會發生創意陸客團人車墜海慘劇。 

第三是人潮超過負荷。很少聽說哪個都市被觀光壓垮的,這事竟在台灣發生了。當然,我指的是社區人情網絡被壓垮的師大夜市。住商雙方撕破臉,導火線總說是背後龐大的都更利益。但如果市政府不推夜市觀光,本來不算夜市的師大夜市怎會人潮暴增?一到晚上就寸步難行,人聲喧鬧,居民會怒不可遏並非沒有原因。真的非常諷刺,文宣說「Taiwan touch your heart」,訴求濃濃人情味,觀光客一湧入,卻激出台灣有史以來人情最走味的鄰里鬥爭事件。

不過,最怵目驚心的超過負荷還是在風景區。人潮需要設施,結果最被觀光指南青睞的風景區,如阿里山、日月潭、知本、清境農場,都濫墾濫建得奇醜無比。觀光是為了發現好山好水,一發展起來卻破壞了好山好水。發展觀光為名,行破壞山水之實,近年最惡名昭彰的一例就是台東美麗灣。若開發成功,一定會帶來龐大的海灘婚禮觀光商機,但也會把東海岸唯一的自然沙灘搞得面目全非。

其實台灣地小人稠,有限的旅遊資源應付國內人口就已差不多飽和,再發展國際觀光,一定超過負荷。當然發展觀光並非全為了外匯,也想提升國際能見度。但是會展旅遊,還有華語學習遊學,不也是提升能見度的可行辦法?這些人數也許與觀光不能比,消費力卻可能更高,帶來的生態衝擊也會比較小,對台灣的認識也應該會更深入。

 


感想:

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如同主管強勢在下屬眼中是機車,但一旦績效出來,在上級或者客戶眼中卻是有效率。

又如近來看似人人反核,卻仍然有許多聲音認為核能不能盡廢。

這種對立的看法通常來自不同位階且有不同的利害關係。

如同之前的蘇花高,當地人多半贊成,反對的環保人士多半不住在東部;又如馬祖博奕,馬祖在地人樂觀其成,反對者幾乎是外地人。

當你很窮,你只想求翻身,有錢人的看法你大概不可能聽得進去。

當你很有錢,你覺得要讓家鄉向上提昇,窮人的邏輯你大概也不能苟同。

民主社會就是這麼矛盾、有趣。

凡事別急著作結論,敞開心胸多聽聽不同的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