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難得邀請高中戰友--神來單位演講,
最近他跳脫原本的職位,轉戰全新的職位,算是高升成為一個單位的負責人。
在邁入三十而立的階段,筆者替高中戰友歡喜。
隻身在台北打拼,身為逐漸消失的中產階級,他還是努力的向上衝刺。
目標是將接掌的單位在六個月之內損益兩平。

看著好友一步一步往目標攻堅,筆者也替她高興以及擔心。

不過好友還是有個毛病,他到現在還是看不起學歷比自己差的。
從高中開始,他的看法就是如此。
筆者覺得一個成功的人或許都要有與眾不同的觀點。
就好像聯發科據說不用台清交以外的畢業生,
或許會失去其他的人才,但聯發科的成功說明了蔡明介這個觀點就目前為止是成功的。

筆者這幾年的觀察,在筆者蒐集的樣本中,其實不乏許多逆境成功的例子。

筆者有兩個球友,一個原本是讀汽修相關,在高職教授專業知識,
幾年前修了中等教育學程,之後更考上了國中教師,
這和有則「放牛班學生當校長」的新聞頗有類似之處,
但屌的是,球友上的是數學老師。筆者認為這個比那位校長強百倍。
或許是汽車修理也是蘊含著數學的奧秘吧。

另外一個球友在求學階段成績似乎不突出,高中時嘉義地區的第一志願沒上,
大學只考上一間成立沒多久的私立大學,
但退伍之後,他補習一年,考上了國立排名前五的研究所
在畢業之後,也順利的考上的公務人員。

他之前有說過他單位的長官知道他是嘉義人後,都會不自覺的問他是否是嘉中畢業生。
他說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要這樣問。
筆者跟他說,人生沒有在比什麼前面、中間的。
雖然你的高中慘敗、大學沒贏面,但是研究所超優,工作薪水穩定,比較之下,是你贏了。

撐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