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4

 

東漢鄉舉里選重德,而所謂德,是和神學結合在一起的、標榜王道三綱來源於天的儒學。 這種儒學,是統治階級加在人們思想上的桎桔,是圖抹在選舉制度上的神光。......曹操的可以稱道之處,是相信「天地間,人為貴」,是對人才思之、求之如渴,既要求才,便不能像東漢那樣重孝、廉、仁、義,那是求不到什麼人才的。 他在建安十五年的求賢令中,所說的「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何以霸世?」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求賢令中,所說的「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正是對東漢的選舉弊政而發。p25

 

不講孝、廉、仁、義、出身歷史,豈不要亂天下? 曹操不是這樣看的。 他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魏志·武帝紀》)傅玄說:“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晉書》本傳)。 曹操自己說:“吾在軍中持法是也”(《六臣注文選·吊魏武帝文序》)。 以道御之,也就是以法御之或持法。 這就確保了天下之智力為曹操所用。 曹操所反對的是“阿黨比周”。 他說過:“阿黨比周,先聖所疾也。聞冀州俗,父子異部,更相毀譽。昔直不疑無兄,世人謂之盜嫂;第五伯魚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王鳳擅權,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義,張匡謂之左道。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網君者也。吾欲整齊風俗,四者不除,吾以為羞。”(《魏志·武帝紀》)四者指結黨營私,互相攻擊,無中生有,顛倒黑白,他認為這才是亂天下的東西,需要剷除。 他殺孔融,曾經遭到阻力,殺後也有人議論。 因為人們看來,孔融是儒家仁義道德的代表。 曹操卻以為孔融“亂俗”(《崔琰傳》注引《魏氏春秋》),是一個“浮華交會之徒”(《後漢書·孔融傳》),亂俗必殺,浮華交會必破。 諸葛亮很懂得曹操為什麼一定要殺孔融,他說過“來敏亂群,過於孔文舉”的話(見《宋書·王微傳》)。孔融被殺,就是因為他好浮華交會,亂俗,亂群,亂天下。 這種人雖稱仁義道德,其實有害。 至於孔融是否有才,那是個次要問題了。p27-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