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從虛擬回歸真實體驗〉 

谷sir,收錄於今週刊840

〈從虛擬回歸真實體驗〉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130104969

以下摘錄部份

要再製造出令人經驗的科技產品的機會已經愈來愈小,更多功能是以軟體為基礎,並透過雲端來串流。未來的智慧型手機很可能只是個構造簡單、不會處理資料的終端機,只有一片面板,再加上高頻寬的上網功能。再蘋果面對全新挑戰之際,台灣誠品卻是個有趣的反差。美國實體書店相繼收攤,上回我去舊金山時,詢問飯店櫃台最近的書店位置,服務人員根本不知道那附近有什麼書店。但是台灣竟然有一家掛牌的書店。對誠品而言,書店結合更廣泛的文化元素再裡面,比方購物飲食和文化活動,書籍則是吸引顧客上門的媒介。這讓我想起音樂產業新趨勢。音樂創作者不再靠銷售cd賺錢,而是利用cd作為演唱會宣傳載體,就像一百年前一樣。同樣地從虛擬回到實體,書店本身成為真實生活中的文化體驗。每當我進到高級餐廳看到一對對各自低頭玩手機的年輕情侶,我便會想,你們乾脆省錢在家玩手機就好嘛!不是嗎?人類的互動才是未來的希望,不管是文化還是產業。

 

 

感想:

在十幾年前,筆者的零用錢有很多都是用來買cd。那時候的cd也便宜,幾乎都不會超過300。有時候歌手跳槽,原唱片公司還會出「俗又大碗」的精選集,那是筆者和高中好友最喜歡買的。2000年過後,cd價格開始上漲,加上網路普及,頻寬提昇,筆者會買的cd大概都是因為歌手順便辦的簽名會。

去年聽過一個檢察官的演講,他表示唱片的銷售每下愈況,一年不如一年。加上現在cd一張就四五百,除了死忠的粉絲外,大概也不會有人想浪費荷包。誠如谷sir所說,歌手早就不靠賣cd維生了,就如同誠品不靠賣書過活,google不靠那些免費空間賺錢。

筆者記得當初唱片界為了力抗數位下載,特地成立了ifpi,還雷厲風行的去抄了成大宿舍,期間也有抓過網頁分享,甚至去「ㄋ一ㄠ」部落格的背景音樂。但十多年過去,網路分享,早就蔚為主流。聰明的音樂人知道一味的阻止不可能成功,這十年他們早就轉到其他高附加價值的活動上,撈的以前多上好幾倍。

如同你看到新聞上拉白布條抗議的人,五六年後逆轉成功者,十之八九都不是這類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短歌行不行 的頭像
    短歌行不行

    短歌行不行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