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世說新語.仇隙第36-5

 

王羲之算是知名度相當高的古人之一,跟他有關的成語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講出至少一個,如入木三分或是東床快婿。

他的蘭亭集序和快雪時晴帖,應該有寫書法的都看過。

坊間大部分編輯和王右軍有關的故事都著重於苦練書法或者與書法有關的篇章。

筆者以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談過飛將軍李廣,

其實史記的記載是有負面的,但是坊間的書籍往往都只選射石頭這些篇章。

很多名人在史書都有傳,不過一般民眾沒事不會去看那些文言文的史書,因此久而久之,很多名人你就只知道單一層面的那些故事。

世說新語仇隙第三十六的第五則呈現了王右軍另一種形象。

 

王右軍素輕藍田。藍田晚節論譽轉重,右軍尤不平。藍田於會稽丁艱,停山陰治喪。右軍代為郡,屢言出弔,連日不果。後詣門自通,主人既哭,不前而去,以陵辱之。於是彼此嫌隙大構。後藍田臨揚州,右軍尚在郡,初得消息,遣一參軍詣朝廷,求分會稽為越州。使人受意失旨,大為時賢所笑。藍田密令從事數其郡諸不法,以先有隙,令自為其宜。右軍遂稱疾去郡,以憤慨至終。

 

意思是王羲之向來輕視王述,覺得林爸可是書聖,你算哪跟蔥。沒想到王述老了之後與論對他評價越來越高,王羲之無法理解:

 

     林爸的蘭亭集序可是行書第一,怎麼可能評價在你之下!!!

 

於是非常的度爛王述。

某天王述的因母親過世丁憂在家,王羲之代替王述當會稽內史,派人傳達他要去弔唁。

結果卻隔了好幾天才去,到了門口通報後,王述哭著請他入內,王羲之卻又不祭拜就離開,想用這種方式凌辱王述。此後兩造結下深仇大恨。

之後王述當上了揚州刺史,王羲之的會稽郡在揚州轄下,王述變成頂頭上司,王羲之更不是滋味,

想說

   

      林爸可是書聖,生的兒子都也是書法高手,竟然要當你的屬下!!不成,一定要想個法子。

 

便派人上書給朝廷想要把會稽移到越州,自己看能不能當越州刺史。

結果朝廷完全不鳥他,弄巧成拙,當時的士人都訕笑王羲之:

 

    神經病~你以為書法寫的好看就可以當刺史阿~吃大便吧~

 

後來王述知道王羲之當政的時候有些不法之事,便下密令去責備王羲之,並且要他自己引咎辭職。

王羲之超不爽,但又怕坐牢不能保外。只得稱病離職。在離開時王羲之唱了一首世界名曲:

 

   憂懷國恨阿~心暗傷~

 

回到家後,王羲之越想越不爽:

 

   林爸可是天下第一書法家,人稱王右軍,今天卻被你這個老匹夫搞到要辭職,可惡阿~~

 

由於太怒,王羲之因而憤恨而死。

 

有一次筆者將這則記載告訴友人b,友人b表示從來沒看過編給小朋友的王羲之故事中有收錄這篇的。

 

我們所看到的,很多都是有其他目的而呈現在你面前的。

筆者相信大部分立意良善,不過就以真相的角度而言,這些名人塑造的形象確實都偏頗史實了。

就跟你看到熱心公益、光鮮亮麗的明星一樣,你怎麼知道私底下他們是不是蕩婦淫娃?

 

 

另有一篇記載可參照

王右軍與王敬仁、許玄度並善。二人亡後,右軍為論議更克。孔巖誡之曰:「明府昔與王、許周旋有情,及逝沒之後,無慎終之好,民所不取。」右軍甚愧。 (規箴第十之20,p550)

意思是王羲之和王許二人交好,但在兩人死後,王羲之對他們的評論開始有貶低之意。孔巖就跟王羲之說:

「王許兩人生前與你交好,如果再死後你沒有辦法維持一貫的友好,那人們會不齒這種行為。」

王羲之聽了就很慚愧。

 

文後評析譯者覺得王羲之知錯能改有文人之風,但是筆者依然認為王羲之其實度量有限,不若他書法的盛名。2017.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