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大概從國小開始就覺得婦女保障名額是個不倫不類、很特別的產物。

從母權進入父權,筆者相信在過去尚未有文字記載的時候,應該是走了非常久的時間。

要從父權走入平權,應該也推動了至少一個世紀。

求學的時候後看了許多女性運動的文章,發現許多女性運動者嘴巴喊著平權卻又要某些特別的保障,

筆者相信很多寬容的男性多半都是不以為然的。

進入21世紀,許多國家女總統都已經成為常態,哪還需要這種東西呢?

 

 

李遠哲:男女真正平權時 要頒男科學家獎

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311002841-260405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今天出席「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致詞時提到,有一天男女真正平權的時候,會需要頒發的不是傑出女科學家,而是傑出男科學家。台灣萊雅公司和吳健雄基金會今天在台北舉辦第10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活動主持人王文華首先提到「男科學家獎」的說法,隨後致詞的李遠哲也表示認同,並說,「我想這一天應該到來的。」李遠哲提到,真正到男女平權的時候,婦女團體不再需要特別頒發女科學家獎了,反而可能是男性衰退到沒有地位,才需要舉行傑出男科學家獎。李遠哲回憶,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在一次演講時公開說,女科學家很少,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情,而這都是「男性的錯」。李遠哲認為吳健雄說的很對,學界一直在努力,鼓勵女性投入科學研究,美國在1990年代,工學院的女生已可佔50%左右,但真正在做科技研究職業的,卻還是不到30%。李遠哲認為,前幾天國際婦女節,各界紛紛對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貢獻表示尊敬,但只有這樣還是不夠的,在男女平權的路上,還是要更努力。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提到,台灣大專科技領域中女學生的比例,近8年從31.4%成長到34.1%,雖然只有增加2.7個百分點,但也算有看到成效,「性別平權這條路要繼續走下去。」1060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