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保障名額進入21世紀其實一直是男女平權的一個攻防戰堡壘,

加上2016小英當選總統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這表示台灣的女權運動應該是已經到了極致。

都女人當家了,應該可以算是名正言順的男女平權了吧。

 

有幾種情形我們可以先來釐清,

1.女性認為不公平的地方很多,女人當總統只是一個宣示意義,仍需同胞大肆努力。

雖然許多重要職位或者經營者都是很多女性,不過還是有一些報告指出女性的升遷仍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現在多數人(男性)認為「保障」這個字眼就代表了一種歧視,如果早就公平,何來保障之說?

這說法是很重邏輯的。多數的男性對於男女平權是相當的樂觀,也樂於做家事照顧小孩也樂於被女性領導。

保障代表著較為弱勢、且需要保護。以大學保送的制度來說,他就是要挖掘有才能卻因為時間不足而在課業方面落後者。

其實這個說法的論點是相當強而有力的。

3.男女到底能不能達到真正的平等?

筆者覺得男女天生就不同,女人懷孕的辛苦男人永遠無法體會。

女人打扮票漂亮亮找到工作的機率大於男人穿得體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男女之間需要的是實質的相互尊重。

當初立法當然是有感於男性同胞不會自發性的尊重,因此就用一些法律的手段去限制、保護。

但時至今日,確實很多規定都可以說是陋習,可以做文字上的調整。

比如說政府公教機關都很多某某委員會,都會限制男女比例,例如學校裡面的很多委員會就會限制任一性別應佔人數1/3以上。

不過性平委員會卻規定女性必須佔1/2以上,對比之下,確實強硬的有點沒道理。

這個不若婦女保障名額重要,所以想討論的人當然就少之又少。

 

4.5月筆者繳了許多稅,買過車的人都知道,車主不是掛媽媽就是掛老婆,

原因就是女性的保費比較便宜。

男女的肇事機率不能單從案件的性別去計算,

女性多數都會龜車,如果後方的男性假者因超車或變換車道造成交通意外,筆者覺得其實女性也是重要的x因子,只是可能沒有肇事責任而已。

車險的問題筆者覺得男性同胞實在太大氣了,都沒聽過有男性團體去大力抗爭,畢竟不是每個男性都喜歡違規開快車和改車,為什麼要多繳錢呢?

其實比較公平的方法應當是起始費率男女應該一樣,如果真的發生事故,再調漲才是公正的方法。

而非用刻板印象去強加費率差異,您說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