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是台灣相當普遍的宗教信仰,靠海邊的鄉鎮大概沒多遠就一間媽祖廟。大家都看過媽祖的故事,不過許多第一次來中南部的朋友都會驚奇一個小鄉鎮裡怎麼有那麼多的媽祖廟。由此可知媽祖信仰在台灣地區的重要性。時代的變遷,媽祖信仰從以前單純的出海捕魚祈求保佑,演變至今成為一種結合在地文化、傳統、產業的人文特色。許多鄉鎮的媽祖廟周圍都圍繞著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以及產業,在參拜媽祖之餘也是一趟美食與特色的人文遊記。

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是台灣歷史悠久的媽祖廟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根據網路資料所述,清朝時先民渡海在古笨港蓋了「笨港天后宮」,但在嘉慶年間笨港溪水暴漲氾濫沖毀了附近四千多戶住家以及天后宮,之後有人將神像文物移至現今新港,重新蓋廟即為奉天宮。新港奉天宮正殿供奉天上聖母媽祖,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和註生娘娘。左右配殿奉祀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民間信仰可愛之處就是百川匯聚,多神信仰也不會有所衝突,神明都在一起也是一種特別的融合。新港奉天宮每年元宵節時都會舉辦遶境活動,出巡範圍大致上是新港鄉市區左右四村,有時則會擴大附近的十八莊(溪口鄉、北港鎮)。元宵節的遶境活動也是為農曆三月的媽祖文化節暖身。在台灣每年農曆三月媽祖遶境活動大概是民間信仰的重頭戲,最有名的莫過於大甲媽祖的遶境活動,而新港奉天宮同時也是大甲媽祖遶境的終點。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期間,廟和地方會舉辦一系列的相關慶祝活動,熱鬧到學校也會停課配合活動,整個鄉都陷入三月瘋媽祖的浪潮中,是一種台灣最獨特也最本土的文化信仰。

新港奉天宮特別的地方還有供奉在虎爺殿上的金虎將軍,這裡也是全國金虎爺會的總會。三月瘋媽祖後,七月都會以金虎爺的名義舉辦「跑出金虎爺」路跑比賽,一年辦得比一年還盛大。賽後的抽獎是活動的高潮,除了現金獎外第一特獎更是價值超過十萬的有價證券,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民眾熱情參與,晚一點報名就只能明年再來。比賽路程不長,也非專業的跑步競賽,每次來跑都看到許多人攜家帶眷參與路跑,大家一同在炎熱的七月早晨用路跑來參拜奉天宮媽祖也是一種獨特且充滿健康快樂的信仰方式。新港奉天宮建築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宮廟裝飾工藝-交趾陶。交趾陶又名嘉義燒,源自唐三彩,是台灣傳統中式建築常見的裝飾。新港奉天宮前殿後殿的陶壁堵又或廟簷上的裝飾,處處可見交趾陶裝飾,整座廟宇宛若交趾陶博物館。交趾陶工藝十幾年前原本受限於創作題材逐漸沒落,所幸由於近年文創觀光興起,在新港地區有許多交趾陶工藝家將交趾陶結合觀光休閒形式推廣,也漸漸打出名聲,他們堅守在傳統藝術的崗位上,用另一種方式將媽祖信仰延伸出去。

新港奉天宮前的老街美食不少,也逐漸形成了新港市區的特色。最有名的首推流傳百年的零嘴-新港飴。來參拜過新港奉天宮的人應該都買過新港飴。新港飴曾被票選為「台灣最in」在地網路美食第一名,又稱雙仁潤。傳說是光緒年間民雄江厝店小販盧欺頭無意中所創。每年農曆媽祖誕辰,盧欺頭都會到新港做生意,且大受好評,後遷居新港便改名為新港飴。新港飴主要是用麥芽糖、砂糖、麵粉以及花生仁混合製成。軟軟黏黏的口感獨特,令人一口接著一口,不買個幾包帶回去就白來了。除了新港飴外,廟前老街上的生炒鴨肉羹也是許多網友認為來新港奉天宮必吃的廟口小吃。另外肉粽、碗粿以及附近的臭豆腐、粉圓冰都見於許多部落客的遊記文章中,在此就不多作贅述。誠如文章一開始所言,許多鄉鎮的廟宇都是當地發展的中心,周圍都有許多在地的特色美食,這些信仰與小吃特產早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了。台灣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各有各的特色,來一趟嘉義新港奉天宮,相信一定讓你收穫滿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