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施工中
前陣子去欣賞管樂活動的時候,發現文化公園的遊樂設施在施工用黃色警示線圍了起來。
似乎是要更換地面之類的工程。
不過裡面的設施依然都有人使用。只能說台灣的全民監工做的相當確實,
就算夜晚不施工也是有民眾熱心積極的監工。
b、秒數的落差
筆者之前談過cyc湖子內重劃區的道路規劃,還有其他衍生的問題。
在重劃區北邊的接到外環道世賢路的路口,
這裡的在開通之前只有南京東街和世賢路所組成的十字路口。
後來在開通的前半年到一年之前,先通了一條興安街連到南京東街的便道(如下圖紅色所示)。
之後開通後又有另一條幹道再與他們相接(如下圖黑色所示)。
黑色新幹道、紅色便道以及南京東街行程一個三叉路,距離原本的南京東-世賢的十字路口大概只有10公尺。
三叉路的紅綠燈和原本十字路口的時差一直都不固定。
南京東街是支道,因此在十字路口大概綠燈秒數只有15-20秒,而世賢路的綠燈至少有40秒。
這15-20秒的綠燈要怎麼分配給南京東、黑色新幹道和紅色便道呢?
市政府當然不會想要平均,因為平均下去可能綠燈可能只有5-6秒,這樣一來根本沒幾台車可以通過南京東-世賢路的十字路口。
因此cyc交通主管就用了另一個公平的方式-輪流獨享綠燈。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十字路口綠燈,再三叉路的綠燈是南京東街獨享。有的時候是黑色新幹道獨享,也有幾次是車流量最少的紅色便道獨享。
規律到現在筆者仍無法確切掌控。
筆者認為綠燈秒數太短,理當讓車流量最多的道路優先享用。
南京東街在上下學時段車輛一向最多,以它為主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如果要以黑色幹道為主也有理,因為新開這條路就是要當連結到南二高的捷徑並舒緩嘉12的車流量,如果前後的綠燈沒有規律,
即便距離較短,但花得時間更長、一樣不會解決嘉12車流量過多的問題。
那麼要怎麼圓滿解決呢?
筆者不是專家不清楚,不過呼應之前寫得,如果當初不開紅色便道或者開了把它引導先連接黑色幹道,或許交通會表現的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