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祺:瓊奴傳,剪燈餘話卷三,新譯明傳奇小說選,三民書局
明傳奇小說作者多有意仿唐傳奇小說而做,不過除了剪燈新話等書,後世多半評價都不怎麼高。
不過大部分的作者都熟讀經書古文,作品中用了大量的典故。
用熱門的典故就算了,有些不熱門的典故就有點麻煩,
筆者覺得典故用的過火說穿了大都是作者想要賣弄學問,失去寫故事小說最初的目的。
話又說回來,有時候多瞭解一些典故對現代人也是不錯的事。
在〈瓊奴傳〉有句對白:
耕雲云:「古人有射屏、簽絲、設席等事,皆所以擇婿也,吾則異於是。」p262
這句話有三個關於擇偶的典故。
射屏是指唐高宗李淵射中門屏上孔雀的眼睛而娶竇毅之女的事情,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典故。
簽絲是說唐宰相張嘉貞要嫁女兒給郭元振,另五女各持一絲藏在幔後,讓郭元振在幔前簽取。郭元振因此取了第三個女兒。這個典故出自《開元天寶遺事》,
筆者才疏學淺,這則典故就沒聽過。看起來用這種方式嫁女兒一點難度也沒有,感覺有點隨便,這也讓筆者想起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最後找秋香的橋段。
設席是說晉朝郭瑀有弟子千餘人,他想選劉延明為婿,便另設一席,對弟子們說:「我有一個女兒,想找一個女婿,誰坐此席,我就將女兒嫁給誰。」
劉延明振衣上座,郭瑀就將女兒嫁給他。
本則典故筆者依然沒聽過,書上的註釋敘述的有點簡略,看起來劉延明和郭瑀的女兒早就互有好感,就像是武俠小說裡面每個師兄都喜歡小師妹,
當父親的只好想一個方法把女兒嫁給女兒想要的對象。
這個故事具體的情節應該是,郭瑀跟弟子說:
「值日生去拿房間的臥席來這裡。」
擺設好了之後,郭瑀就說,
「誰想娶我的女兒就坐在這個位子上吧!」
劉延明剛好是那天的值日生,因此沒人搶得過他。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有一個漂亮的女兒,不要收太多男弟子。
以上典故姑且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