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rickshaw這個單字,中文叫人力車。
文章的註釋描述人力車大約1869年出現在日本,19-20世紀流傳於亞洲。
維基百科敘述起源:
漢代時即有一種用人力拉行的車輛,稱作輦。「孔子問答‧小兒論」(1680年)的插畫。清康熙本《孔子問答‧小兒論》插畫即出現後推型的人力車。有別於需站在車上的馬戰車,可供長者乘坐的兩輪車,不晚於漢代出現,即所謂的「安車蒲輪」。人力車最早在1869年在日本被發明出來。而具體發明者則有多種說法,比較廣泛為人接受的說法是洋介泉(Izumi Yosuke),也有說法稱是由美國傳教士喬納森·斯科比(Jonathan Scobie)或是美國鐵匠艾伯特·杜爾曼(Albert Tolman)發明。最早僅是個人在橫濱街上使用,但很快即開始在當地流傳使用,在幾年之間已經成為日本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前面多了一個漢朝的輦和康熙的插畫。後面和文章的解釋差不多。
查了一下教育部線上辭典,輦的解釋為「用人力推拉的車」。
史記在貨殖列傳就有記載:「卓氏見虜略,獨夫妻推輦,行詣遷處。」
以物品的演進來看,人力車(輦)應該是遠古時代獸力車轉變而來,
用獸力推動車子,理論上各個地區都有類似的車輛。
所以維基百科敘述應該修正為,現代人力車的雛型或模式源自日本比較恰當。
獸力變成人力,主因可能是機動性或短程距離使然。
此外,人力車也不禁讓人想起轎子這種交通工具。
筆者好奇轎子是啥時代發明的產物?
從外觀上來說,其實可以說轎子後面改裝上輪子就是輦了。
如果轎子晚於輦,那為何要用前後兩組人?速度也不見得快。
如果轎子早於輦,或許可以用輪子尚未發明來解釋。
但也有可能古代很多地方地況不佳,是無法使用車輪,因此還是需要轎子。
又或者大官們覺得坐轎子,抬的人比較多可以保護安全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