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圖解100個改變世界的關鍵發明

過去,如果不是冬天很難取得冰塊,必須挖來高山上的殘雪或者保存冬天結成的冰塊才能在炎熱的日子裡吃到。冰淇淋的起源不詳,推測初始大概是將冰塊與果汁或牛奶混著吃。在中國,據說3000多年前就會將冰塊淋上果汁來吃。西元前4世紀左右,也有亞歷山大大帝(356〜323 B.C.)吃冰淇淋的紀錄。西元前1世紀左右,羅馬皇帝凱撒取來阿爾卑斯山的萬年雪,混合牛奶或水果食用。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1254〜1324)於《馬可波羅遊記》中寫道曾在中國北京學習冷凍牛奶的方法。18世紀,出身於那不勒斯的內科醫生菲利普•巴迪尼(Filippo Baldini ,1625~1696 )出版《雪酪(De Sorbetti)》甜點書,記下各種製作冰淇淋的方法。p16

 

 

感想:

1.中國吃冰讓筆者想起金庸天龍八部裡面對於西夏皇宮冰窖的描述。這也是金庸小說中比較香豔的橋段。(虛竹哥轉大人)

冰窖和轉大人的描述可搜尋天龍八部第三十六回 夢裏真真語真幻。

2.台語俗諺的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果然是有根據的,那不勒斯的內科醫生當時應該賺翻了。

 

 

南希•詹森在1843年製造手動式木桶冷凍機。南希•詹森將專利權轉讓給廚具公司威廉•楊(William Young)。經過反覆改良,威廉•楊推出冰淇淋機。將冰淇淋正式大眾化的人,則是被譽為「冰淇淋之父」的雅各•福塞爾(Jacob Fussell ,1819〜1912) 。 他在 1851 年興 建冰淇淋工廠,開始大量生產。p17

快速吃冰淇淋時,頭痛得發暈的現象稱為冰淇淋頭痛。這是冰淇淋觸及上顎時,為了不讓腦部變冷而產生的身贈保護機制。p17

雖然放在冰箱裡販售的冰品看起來都大同小異,但要稱之為冰淇淋實際上有一定的標準。各國的標準不一,不過乳脂肪、乳固形物、糖、密度、空氣打發程度等多項因素的比例,都必須符合一定標準。以韓國為例,乳脂肪必須達到6%以上,乳固形物必須達到16%以上。在某些國家,未達標準者不得標示「冰淇淋」。p17

在口中慢慢融化開來的軟綿口感,正是冰淇淋的重要特色,而這軟綿口感的祕訣就是空氣。攪拌食材時混入空氣,可以製造出軟綿的口感。冰淇淋在融化成液體的狀態下體積會比冰凍時小,正是因為融化會讓空氣排出的緣故。打入的空氣越多,冰淇淋的口感就會越綿密。冰淇淋約有一半是空氣,雖然膨脹到原食材的2倍大小,但要以肉眼辨識是否打入空氣並非一件易事。原因在於氣泡細小,冰淇淋裡的氣泡大小約為10微米(pm)。〔微米即1/1000公釐(mm),肉眼難以區分。冰淇淋的保存溫度建議為零下18度。水會在0°C時結冰,而冰淇淋的保存溫度遠遠更低。如果水中有其他的物質,則結冰的溫度會降低。原因在於,冰是由水分子結合產生的現象,若是摻入其他物質會妨礙結合。p17

 

泡泡糖1906年由美國糕點業者法闌克・費力爾 (Frank Fleer  I860-1921)首度製成 但並未商業化。1928年,會計師沃爾特•迪默(Walter Diemer ,1904-1998)推出的泡泡糖產品大受歡迎。第二次世界大戦爆發後,泡泡糖傳遍全世界。樹膠是口香糖的原料,用天然樹膠製作的口香糖也容易黏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人山本佐與治將香料放入聚醋酸乙烯樹脂。成功製作出口香糖。一開始由於醋酸味太重導致難以咀嚼,後來改用無異味乙烯後,好入口的口香糖就此問世。P21

 

感想:

1.有做過國中小實驗的都知道醋酸真的超臭,連聞十秒都很痛苦,竟然還吃的下去,猛。

2.當兵的時候有個檳榔少校問我口香糖的英文是什麼,筆者當時只記得飛壘口香糖叫playgum,不知道口香糖叫chewing gum。剛好也紀錄一下,30年前的國高中英文課,內容真的非常不生活化。橡皮擦和口香糖從來沒介紹過,要看一些英文雜誌補充教材或者上網才會接觸到。(上大學網路才開始普及,那時代還是超慢的撥接......)

 

 

可口可樂是在1886年由藥劑師約翰•彭伯頓發明。約翰•彭伯頓在尋找讓人心情舒暢的藥物配方時,將古柯樹葉和可樂果實混合,加入多種芳香油製成糖漿。彭伯頓在雅各藥房販售自己的發明,飲用方式是用碳酸水沖入糖漿來喝。 事業夥伴兼會計負責人法蘭克•羅賓森(Frank Robinson 1845〜1923)從古柯樹和可樂樹獲得靈感,取名可口可樂(CoCa- Kola)。羅賓森將K改為C (CoCa-Cola) »使用草寫字體,製作美觀大方的Logo標誌。可口可樂在初期不具人氣,彭伯頓曾 將商業權利轉讓多人。正式將可口可樂推向世界大眾的人是阿薩•坎德勒(Asa Candler - 1851〜1929) 。他創立公司,孕育出美國代表性飲料。

可口可樂以中間收細的瓶身設計聞 名,此設計從1915年開始使用。當時出現 許多類似產品,於是可口可樂製造商公開 徵集可樂瓶的設計,條件是在暗處用手觸摸或看到碎片就能一下辨認出是否為可 口可樂。玻璃瓶公司設計師亞歷山大•薩 繆爾森(Alexander Samuelson » 1862~1934) 和厄爾•迪恩(Earl Dean • 1890〜1972)的設 計獲選。兩位設計師將可樂果實誤認為是 可可豆,於是模仿可可豆的外觀進行設計。 初期瓶身為中間外突、下部狹窄,生產時經常斜倒。之後減少外突部分,下部更加凹入,改良成現在瓶子的模樣。由於外觀與當時美國流行的裙子有幾分相似,所以備受I矚目。新可樂瓶的外觀,再次帶動可口可樂的人氣向上攀升。可樂瓶甚至登上1950年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 這也是首度由非人物的產品登上封面。

可口可樂流通於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從 2000年代初期到2010年代中期在全球品 牌排行中一直居於首位,知名程度可見一 斑。地球上的毎日銷售高達20億瓶,可口可樂前總裁羅伯特•古茲維塔曾說,可口可樂的競爭對手不是飲料,而是水。意思是-他想將可口可樂打造成像水一樣、 所有人都會喝的飲料。不過,如此深入日常生活的可口可樂,在兩個國家並未販售-就是北韓和古巴。這兩個國家是目前僅存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不進口代表資本主義的商品---可口可樂。P26-27

 

感想:

1.根據網路文章,1950年美國有研究認為可樂果裡面有致癌物質,之後就不用可樂果當作原料了。

https://www.eisland.com.tw/Main.php?stat=a_DqHZ0q7

2.可口可樂配方的傳說相信大家也都聽過,摘錄一下網路資訊:

「可口可樂發明已逾百年,但製造配方依然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配方不申請專利,採祕密保管。由於僅總經理和副總經理2人知道,據說2人不會搭乘同一架飛機。原本由紐約銀行保管的製造祕方,於2011年轉移到美國亞特蘭大可口可樂博物館保管。」

https://supertaste.tvbs.com.tw/food/346647

 

3.之前川普去北韓破冰,不知道北韓開始賣可口可樂了沒?

4.大概再20年前,筆者發現有自助吧的餐廳(例如火鍋或牛排),可樂都是百事可樂,鮮少有可口可樂。(中低價位的餐飲)

不過最近五六年反倒是百事可樂在自助吧比較少見了。

另外從來沒看過餐廳的飲料機有黑松沙士,真的是蠻可惜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短歌行不行 的頭像
    短歌行不行

    短歌行不行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