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趁著空檔和家人一同前往農業博覽會,
想說都既然叫博覽會,裡面的東西應該很「廣博」才是。
想當年花博可是走到腳快斷掉都還沒看完,
不曉得蘇阿姨搞出來的政績發表會有沒有獨到之處。
首先會場的位置真的很偏僻,
停車場有三個,不過指標沒有很詳盡,只能碰運氣哪個離會場比較近。
臨時停車場草皮不足,塵土飛揚實在令人難過,讓人想起前年鹿港花燈的臨時停車場也是類似狀況。
停好車,發現遊客沒有想像中的多,
只是入口離停車場有點距離,寒流刮大風還要走一段路確實不太理想。
平日票價150,還沒看過也不清楚值不值得。
在來之前,筆者有打聽不含看表演大概一個小時就可以走完園區,
不知道這樣的票價算不算貴?
幾個館在官方網站的720度導覽都有圖片,筆者覺得這些點對於土生土長的南部人或許太不稀奇,
老爹其實一路上都沒啥笑容,畢竟農家子弟出身,對於展覽的內容實在太熟悉了。
筆者兒時常回去鄉下老家,雖然沒有下過田,但還算有點概念。
筆者覺得農博很適合都市民眾前來取經,也很適合學校進行校外教學。
雲林蘇阿姨除了惡整台塑手腕很高明(一次就拿十億),
她一開始就將雲林定位農業首都的策略筆者很欣賞(不過大學同窗,土生土長的雲林人水日王就覺得蘇阿姨這八年都沒建樹),
台灣以農立國,但是搞得現在變成科技當道,處處都是污染,美麗之島已然變成鬼島一座,
看在有志之士眼裡,實在不勝唏噓。
其中一個展區-農民最大總統府,裡面展示了許多雲林縣成功的農夫,其中不乏一些高知識份子,也就是所謂的潮農。
不過筆者頗好奇,每一種農作物都那麼好賺嗎?
務農真的那麼好賺,那竹科不就早就倒光了?
同事w和家人在閒暇也在推行自然栽種法搞有機米,
據他言,每次採收都賣光,熟客都會預約,沒剩多少自己吃。
不過要靠這維生養活一家子,還是有非常高的難度。
許多解甲歸田的新農夫很多都是退休人員、醫生,
這些新農夫有優渥的薪水、退休金,種起來當然輕鬆愉快,
收成不好又不會怎樣,下個月退休金進來,又是一條好漢。
隨便買一塊地,搖身一變成了農夫,全家人就可以保超級便宜的農保,實在有夠爽。
筆者私下認為應該要把這些二次就業、當作休閒興趣的新農夫屏除在所謂傳統農家的圈子之外,
當然有些高知識份子返家繼承祖業,加入高科技的新思維,這種成功的例子我們就該不吝掌聲。
有機確實才是愛護這片土地的正確方法,可惜有許多傳統農夫還是執迷不悟。
(還是有很多蔬果沒有農藥似乎不太容易種得起來......)
此外有個碳足跡的展區也值得大力推廣,
大量享用外國食物除了無形中排放許多二氧化碳外,
根據農家出身的同事j表示,外來的水果為了新鮮,一定都加了很多違反自然的化學藥劑才能讓外表有賣相,
他自己是都不太敢吃,
每次討論食安問題到最後總是不了了之,
感覺人類最後會被自己搞到亡國滅種,真的是無言阿。
可惜這次帶著sophia,只能逛完2/3,
可是,要不要再找時間再花150把剩下的看完,就值得討論了。
anyway,很多事情不作有點可惜,但要去第二次就有點浪費時間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