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達父子口述:教養的賭局,商業週刊出版,2010.11

教養的賭局

 

...吳紹綱根本不信成績這一套,成績好又能代表、證明什麼?在他眼中,優秀的學生全是傀儡,他們只是遵循父母要他們走得路,整天讀書拼成績,然後他們的人生只是等著當律師、會計師、醫師,能夠比上班族多賺多少錢?實在不知道花這些錢、這些時間、這些生命不停的唸書、工作,意義到底在哪裡?就像他有個朋友,加州柏克萊分校畢業的,已經很不錯超厲害了,後來又跑去哈佛念研究所,最後呢?只是進了政府部門工作,領分死薪水,等著退休等著安老,人生就只有這樣子嗎?如果只是要當公務人員,那吳紹綱可以去當警察或是進消防隊就好了,薪水也是差不多阿。這樣唸書部是浪費錢是什麼?為了一個月多一千美元薪水,要多浪費幾年?很多職務都是教一下就會了,只要肯用心學,哪有什麼難的?任何人都可以勝任,何必找讀過書的?這些會讀書的人反而麻煩,他們新不甘情不願接受薪水,整天只會發牢騷,覺得自己工作很鳥沒自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他一樣。p158-159

 

老媽要吳紹綱去問學校老師,老師誠心的告訴這位撲克界的明日之星:「你不用來了,你已經找到自己的出路了;大部分的人來到大學都是在找興趣,而你已經找到了。」學校老師支持學生放棄課業,這是在台灣成長求學的老媽壓根也沒想過得事。美國的教育,永遠鼓勵學生在年輕時就盡量去試去闖,就是因為年輕,嘗試過了,若是不適合,依舊有改變的機會。更多人在進入社會之後,才又回去接受大學教育。p168

他發現買東西若是不在第一時間就將店裡最好的那個產品代回家,過不了多久,他一定只會看到那個反悔懊惱的自己。反悔他沒有把店裡那台最新最大的六十吋螢幕班回家,只是退而求其次買了那個第二好得四十二吋螢幕,對,人生就是沒得退而求其次,不是最好就只是等著後悔,這樣真慘,不但還要在花一次錢買那個最好的,還要花那個時間去收拾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太傷荷包也傷身體,完全不合理。p187

 

 

短評:

本書大概是一兩年前,筆者看了商周某期的內頁簡介後,覺得很有趣,想知道結局,就上網訂了。

一個對自己學歷不滿足但事業成功的父親,和一個想追求自己夢想的兒子,整個故事很有張力。

雷盟吳目前事業發展的很成功,根據最近某財經雜誌介紹,好像在台北買了兩棟豪宅。

就目前而言,他堅持自己的信念,他是成功的。不過中國人向來習慣所謂的「蓋棺定論」,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

不過這個案例就某些層面來看,台灣的教育其實相當失敗。

台灣的教育在人本的造孽下,學生有了歐美的權利,師資雖然充沛,創新仍有所不足,有見識者仍在少數,

畢竟在整個社會氛圍下,要改變國人的思考模式非常困難。

也因此年輕人鮮少敢嘗試這些不被傳統標準所認同的事業。

通常最優秀的學生,就只能循規蹈矩的讀完理想大學,出來準備高普考,

當人人都是這種思考邏輯,台灣高層必須要有所警覺。

 

台灣人很聰明,所以一堆最聰明的人總是讀醫科,畢業後總是選皮膚科,用最少最簡單的時間來賺取最多最輕鬆的金錢。

台灣人不怎麼喜歡創新,所以台灣放眼世界的品牌沒有幾樣,能振衰起蔽的關鍵技術沒幾項,

很多零組件是mit,是因為歐美不屑作這些高污染的產業。

 

本書不是鼓勵人人去參與賭博,誠如林書號的案例不是叫每個父母都讓自己的小孩學籃球,

本書要強調的是,要多嘗試、多思考、多判斷,確定你有能力、你行,或許在常人眼中是不容許、離經叛道,要相信自己會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