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修訂版)

鄭天挺:清史,雲龍出版,1999

 

藉由科技工作的順利發展,耶穌教會也積極的從事傳教活動。湯若望利用參加修曆的機會出入宮廷,打開了在宮廷內部進行傳教的新局面。1630年湯若望首先吸收太監龐天壽等十人入教,接著擴大到嬪妃皇子。幾年之後,宮中受洗者已有五百四十多人全國天主教徒在利瑪竇去世的1610年只有二千五百,1617年時為一萬三千,1636年時為三萬八千二百,1650年已達15萬。......永曆政權由於處於旦夕飄搖之中,永曆帝及皇后太子全都受洗入了天主教。p358

 

感想:人在沒有希望的時候總是需要宗教的慰藉。

 

鄭經回到台灣以後,抑鬱潦倒,委靡不振,「退閑於州仔尾,築遊觀之地,竣宇雕牆,茂林嘉卉,極島中之華麗。不理政務,嬉遊為樂」。

妻父侍衛馮錫範乘機構煽帷幄間,獨竊權柄.......馮首先用計解除陳永華的兵權,陳不久抑鬱而死。接著馮又與鄭經諸弟發動宮廷政變,縊殺克臧。p290

 

感想:筆者覺得鄭家也只是一個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心人罷了。不過陳近南竟然被一個侍衛算計,天地會總舵主情何以堪?

 

為了適應平定三藩之亂,南懷仁奉旨監製大砲數百尊,並編成神武圖說一書,詳述銃炮的製作與原理,促進中國火砲技術的發展,晉工部侍郎。......像南懷仁這樣充分發揮作用的耶穌會士,在康熙時期還很多,康熙始終十分注意廣泛招來耶穌會士中懂著科學的博學之士。......「讚美天王之西教,與中國教化原不相容。唯西教士能通曉科學。故國家起用彼等,臣民當深體朕意。」因此康熙時期耶穌教會雖然得到很高寵榮,而起做了不少工作,但傳教事業卻發展不快。據統計康熙九年全國教徒二十七餘萬,至康熙三十九年,也只發展到三十萬人。p362-363

感想:與鹿鼎記有關,姑且紀錄。筆者還記得韋小寶自願去發射,鹿鼎真的是金庸第一巨作阿。

 

道光18年,北京已經無一西洋教士,1700年中國有三十萬天主教徒,1800年已經降為二十萬。......這一時期來華耶穌會士有中文著作可考的約有三百七十種,其中有關科學的約一百二十種,然而卻沒有反映出當時歐洲的最新科學成果。如牛頓的微粒說。他們所傳的大體上仍是隸屬於經院哲學範圍之內的科學。利瑪竇協同徐光啟翻譯了《幾何原理》前六卷後,就拒絕將全書譯完。p364-365

感想:大紅豆和徐哥一起翻譯幾何原理很多人知道,不過應該沒多少人知道他拒絕譯完。或許徐哥是數理天才。

 

胤禛具有獨到的政治謀略和行政才能,三十五年他沒受封貝勒時,康熙就命其掌管旗大營。同時胤禛參與祭祀活動次數也很多,其中比較重大的就有十次。六十一年十一月九日康熙病重仍命胤禎代行郊祀大典,可見康熙對其特殊恩遇士其他皇子所不可比擬的。......康熙臨終前召皇三子、七子、八子、九子......隆科多至御榻前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據此胤禎的登上皇位從封建道德來說,也無可指責。

感想:雍正沒當幾年就陣亡,要不然這個工作狂說不定可以讓清盛世有不一樣的風貌。

 

然而記載中異說頗多,《上諭內閣》說那天宣讀的遺詔是滿文本。而現在的漢文康熙遺詔日期為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但書寫很草率,看似清世宗即位初時倉促之作。由此可見,康熙是否有遺詔並無可靠史料證明。「從當時的情形看來康熙即便有遺詔,也是滿文寫的。」如此,「十四子」之改為「于四子」之說便不能成立,因為滿文的十和于並與漢文不同。退一步說,遺詔即便以漢文書寫也缺乏說服力。因為當時對皇帝之子書寫行文的習慣是在某子前一定要有皇字。若把十改為于,則成為「皇于四子」,顯然不通。種種跡象表明,康熙末年心中有兩個繼位人,皇四子和皇十四子。而臨終時十四子遠在西北,就最後選定了近在身邊的四子。否定上述關於胤禎最後登上皇位的異說,並不意味否定胤禎在謀求皇位過程中使用過的陰謀手段。當時的現實條件是胤禎如不在諸皇子爭奪中使用手段以致陰謀,是決難登上皇帝寶位的。p377-379

 

新疆的屯田有種形式:1、軍屯:屯兵都是攜眷永屯,大多數都是綠營兵。2、民屯。3、商屯。4、回屯。5、遣屯:內地囚犯流放新疆屯田。6、旗屯。p424

清朝統一台灣後,進一步密切了台灣與內地的聯繫,大陸漢族人民不斷遷入台灣,帶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活技術,對當地農業的發展有很大推動作用。清代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高山族時常「與漢人交易鐵器、火藥,以為補鹿之具」。...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有新氣象,清朝在台灣境內設立了許多學校,鼓勵高山族子弟入學。p426

 

感想:這讓筆者想到原住民對於鐵器的傳說:「古時漢人傳來刀劍、鋤頭和鐵的種子,祖先們將種子種下,漸長,成為一大鐵塊...」

 

將官的貪殘無恥必然造成軍隊內部官兵對立,紀律散漫,操演廢弛。(姚元之有奏摺描述台灣駐軍散漫情形)總督大員欲往浙江乍浦閱兵,當地駐軍竟然藉口船隻沒有準備好而推辭。江南鎮江清軍水師,每年之駕駛戰船演習一次,如有遇風,甚至還要中止訓練。......道光十五年盧溝橋閱兵,火器營砲手連放兩次竟然出現「放出鉛丸,半道落地,未能到牌」的情況。...水師官兵不習水性,不會駕船,致使水師形同虛設。......道光二十年僅福建船廠一處就積壓待修兵船三十艘之多。p507-508

感想:道光的軍演和台灣的軍演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兵船的妥善率和幻象、f-16也是相似阿~~~   > <

 

天理教也叫做八卦教,他是白蓮教一個流派。宣揚只要念誦「真空家鄉無生父母」咒語就可以學好免遭劫運,富貴無窮。......滑縣起義號角吹響後,李文成自稱「大明天順李真主」。p523-524

 

感想:

「真空家鄉」這個咒語倒是很特別。不過清朝反抗都很喜歡用「明」這個字眼。筆者認為要比明朝更混蛋的朝代大概絕無僅有,清朝的漢人應該也不怎麼不懷念明代。用「明」作為號召根本就是自取滅亡。

 

閻若璩最大的貢獻是考訂古文尚書之偽。他經過三十餘年的潛心研究,終於提出一百二十八條證據,證明此書乃東晉年間之偽作。《古文尚書疏證》一書一出,對朝野上下不能不是一個巨大的震動。...有一年他發現「使功不如使過」一句話的出處不詳,此後便留心查找,過了十五年,他從唐書.李靖傳中找到這句話。二十年後又在後漢書.獨行傳中找到最早的出處。p610

感想:每次看到一些專家都可以旁徵博引,連一些名不經傳的筆記、雜記都可以記得。古代沒有資料庫,學者一定真的都是博聞之士,不禁佩服他們的用功,現代人應該慚愧。不過還好現在很多單位都有漢學資料庫,搜尋一下就可以知道出處。

 

大約自南北朝以來歷代都有實錄的修撰,每個皇帝死後繼位的皇帝便就會設立專門機構,為之撰寫實錄。清修實錄一般繕寫五份,每份都有漢滿蒙三種文字......清朝實錄修成後,往往被一改再改。因此名為實錄。所記失實之處卻數量不小。會典是記載各級行政機構職掌、事例的政書。......清代每次進行一次軍事行動後,都要由政府組織人將用兵始末編成專書,稱為方略或紀略,實際上就是一種紀事本末體的史書。p624-6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短歌行不行 的頭像
    短歌行不行

    短歌行不行

    短歌行不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